• slider image 112
:::

家庭教育-親職充電站 輔導組 - 輔導組 | 2019-04-02 | 人氣:390

         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未來10年新教改啟動 不只學知識更要學素養

國九以下孩子都將與新課綱有關

這個動力就是今年八月一日起,「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」將正式實施,新課綱在一○八學年正式啟動,因此簡稱「一○八課綱」。和誰有關呢?只要是民國九十二年九月一日以後出生的小孩(目前就讀國中九年級以下的學生),就算是現在還在媽媽肚子裡的寶寶,未來在中小學階段的學習都會遇到一○八課綱。

一○八學年九月一日開學後,升上小一、國七和高一的新生會是首批適用新課綱的學生,將使用依據新課綱編寫的新課本,其他年級的學生則會在未來逐年適用。除了學校課程依據新課綱,升學考試也會依照新課綱調整。三年後,民國一一一學年起,當第一屆適用新課綱的高一生升大學要通過的學測,就會是根據課綱精神設計的素養導向評量。

新課綱所承接的「舊」課綱是民國九十年開始試行的九年一貫課綱。在九年一貫課綱前,則是六、七年級父母們熟悉,從民國五十七年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來,一直沒有變動過的九年義務教育課綱。從歷史看,九年義務教育課綱用了三十三年,九年一貫課綱從試行開始實施了十九年,十二年國教課綱沒有意外的話,將在未來十年影響國民教育。

影響未來十年教育政策和社會

一○八課綱是有史以來受到最多人注目、閱讀和討論的課綱。過去幾年,在形成社會共識的階段,關於國文和數學每週學習時數減少,是否會影響基本學力;國文課本選文中,最適當的文言文和白話文比率;性別教育要何時教?怎麼教;社會科裡,台灣歷史如何論述⋯⋯都曾經成為全國性的新聞。新課綱的審議也史無前例的加入了學生代表。

從現在開始,一○八課綱不只是社會新聞裡的爭論,而是會真的影響未來十年的國中小教育了,「如果十年是一個機會,我們能不能透過改變教育掌握這個機會?對未來教育的想像,就是對於未來社會的想像,」洪詠善點出了一○八課綱的影響不僅止於國中小課程的改變。

課綱還沒正式上路,在整個教育周邊已經掀起漣漪。「一○八課綱帶來了教科書市場十年一次大變動的機會。新課綱,讓所有教科書商都站在同樣的起跑點,因為所有版本的教科書都需要開始逐年重編送審,這讓我們(新的教科書)可以站在公平起跑點,」作家、「深崛萌」國文課本執行主編朱宥勳說。

「現場的老師和教授告訴我們,這是個難得機會(新課綱上路),我們才決定行動,在課綱上路前,要做到影響教科書出版社,」同樣投入教科書改革的美感教科書再造計畫共同發起人陳慕天,希望可以讓和學生每天相處最久的書(教科書),每一頁都是學生的美學課。

認識一○八課綱的基因:素養

在國民教育發展的歷史中,最長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,強調學習知識;九年一貫課綱希望學生學會帶得走的能力;十二年國教課綱則是希望學生有素養。課綱只是一個硬體架構,規劃了課程學習的藍圖和布局,但素養則是啟動這個課程架構的軟體。「把素養拆解來看,其實在談,怎麼樣讓學生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,」從一○八課綱研究就開始參與的洪詠善說。

 

去年九月,新加坡公布了新一階段的教育改革計畫。教改焦點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,和台灣一○八課綱的目標不謀而合。「時代改變太快,我們已經無法預測未來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能力,會有什麼樣的工作。但是我們可以教學生,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與能力。因為學習不是競爭,而是一種必須終身養成、覺得自己有所不足、時時要再進修的態度,」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公開演講時說。

十二年國教總綱裡的「核心素養」,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這些看似學術的文字,轉化成現場老師和家長會遇到的情境是什麼?新北市積穗國小的資訊老師曾俊夫,是台灣最早帶著學生進入程式設計和創客教育的老師,三、四年前他帶著學生學程式設計和做遙控車,學生很快就學會。學會後他接著問學生:「然後呢?你還想做什麼?」看到學生茫然的眼神,讓曾俊夫心頭一驚:「他們有能力,但是不知道要做什麼。」曾俊夫開始思考,身為老師要引導學生的,不是給孩子科技用具,也不是教會孩子技術,而是讓孩子有「想做什麼」的動機,這動機才是最強大的自學力。

要擁有「想做什麼」的動力,必須塑造出不同的學習環境。

 

未來學得「少」,但要學得「深」

打造終身學習者的學習環境,一○八課綱的第一個密碼是「少」,基本上是減法原則:減時數、減內容、降必修。少掉了教育部規定一定要學的知識內容,也就是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的課程知識。減少的課程時數,會歸給學校,讓每一所學校都可以發展自己的學校特色課程,針對學生的需求打造適性的學習環境。甚至在國中和國小階段部定八個學習領域,也可以有課程總節數的五分之一,發展跨領域的統整課程。高中階段更是大幅下修必修課的時數,應修學分從一九八降到一八○,必修學分占比從七○%降到六五%。

第二個密碼就是「深」,必須一定要學的知識內容減少了,但是學習的層次則必須加深。如跨領域的結合、專案導向的學習,學生學習必須很有毅力,且是自發性的,提升到認知和應用的能力。這樣的學習比起學知識更有深度。

 

家長要關注的三個重要發展

一○八課綱都是學校老師的事情嗎?對家長來說該怎麼準備呢?

新課綱將上路,一定會有許多的混亂和不確定,但是因為在過去幾年的討論過程中,許多老師已經開始做素養課程的共備。前任大考中心主任、現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上任後,又多次宣示大考將往素養導向的命題改革,這一次大家最在乎的考試都已觸動,新課綱改變的方向幾乎已經確立。

面對新課綱,有三個現在可能看不到具體影響、但家長一定要關注的發展:

一、 小學階段要陪伴孩子培養閱讀長文的能力

劉孟奇對於國中小家長的建議只有一個:「讀閒書」。不管是以後的考試,因為會從生活情境出題,描述性題目一定需要較長的文本;或是要評估學生是否有閱讀理解和批判分析的能力,也需要觀察是不是能從多角度的素材中,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。小學階段的學生,要透過廣泛的閱讀培養閱讀的興趣,才能累積閱讀長文的耐性和能力。

二、 國中階段就要認識高中,學校會愈來愈不一樣,學生必須學習做選擇

大學選才方式,已經確定會跟著新課綱調整。未來考試的分數,只會是決定升學的條件之一,學習歷程檔案,也就是高中三年在做什麼的過程,會是未來大學要看的內容。國中開始就要選一所適合自己的高中,這是以前想不到的。

三、 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,學習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厲害

不只是台灣,大學選才的方式已經在改變,美國頂尖的大學也是。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員、同時也是碩士班遴選委員陶德·羅斯二月份接受《親子天下》專訪時指出:「愈來愈多頂尖大學察覺,只看考試成績,太窄化孩子,我們看不見孩子真正的面貌和能力。哈佛一向自豪於不斷挑選、培養世界領袖,所以我們只想找出最棒的學生。只有好的考試成績不夠了,我們要看你的最強項,你要告訴我,你最厲害的地方在哪裡。那一定也是你真正熱愛、動機很強要做好的那件事。」家長和老師可以多問為什麼,幫助孩子找出哪些事引起他的學習動機;然後要問他們,為什麼喜歡?父母學習一直問為什麼,就會發現孩子有千萬個動機和可能。

身為父母,我們用過去的經驗在面對未來的成人,要如何掌握這個十年改變的機會,或許就從自己開始,讓孩子可以看到一個終身學習者活生生的樣子。

文章來源: 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78888-/?page=1

 

  •  
    1) 108課綱.jpg